找到相关内容1115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五门禅经要用法

    白骨。于男女色故生爱心。欲除爱者应观三十六物。若观时应系心额上。系心不久。见有明珠于额而现在前。不令堕落为心坚住故。所以有此相者。现法流出故。如是不久。教令放已入地。入地已随而观之。明净而下过于地界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71366589.html
  •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讲要

    此神力而后知《法华》法门真实不虚,故有无量菩萨发心流通此经,是亦教化之巧便处也。又次藏者,安乐四行,依《法华》而立,如王髻明珠,最为珍要,不轻示人,而为最后赐与,是亦教化之巧便也。又言事者,如佛说此经...

    吕澄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2766675.html
  • 中国禅宗的禅

    思想:   (1)问:“如何是佛,如何是众生?”师云:“众生即是佛,佛即是众生。”   (2)上堂云:“此事如明珠在掌,胡来胡现,汉来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31466946.html
  • 菩提达摩碑文考释

    的开头一句也说: “我闻:沧海之内,有骊龙珠白毫色,天莫见人不识,我大师得之矣。”骊龙珠喻真心或佛性。净觉也重视楞伽传承,这从《楞伽师资记》的标题及内容可以看出。此外, 《心经注》有“明珠本常净”...

    纪华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84167272.html
  • 神秘黄土地 三晋佛与道

    紫塞明珠,瑰宝大同位于山西省的北部,美丽的桑干河支流御河从市内穿过。大同的历史,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403年的战国时代。当时,这里叫云中郡,属赵国。到了汉代,设平城县。魏晋之际,拓跋氏兴起。公元 ...

    李镇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73767740.html
  • 试析洞山禅法之特质(上)

    约略见出洞山辞亲书思想的影子来。由是可知,洞山禅法的圆融体现了佛法不二的了义,它是中国禅学思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。 (未完待续)  原载《内明》第274 ...

    蔡日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4567861.html
  • 云楼佛教艺交杂录(上)

    柱,「底本」作杜】下濠上,弥所深【龙按:深,「底本」作镕】得。渚【龙按:渚,「底本」作诸】宫覆没,便即蔬菲。及启弱冠,於【龙按:於,「底本」作于】长沙之果颐寺出家。护戒如明珠,安心若止水。历听经论,但...

    陈祚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23267972.html
  • 寒山诗里的马祖与石头

    ,它“一切具足”故无须参证修习,即可得与佛心同一,不必再向外苦苦寻觅。可见其禅风之变处。当时同为曹溪高足之南阳慧中,痛斥马祖禅为“错将妄心言是真心,认贼为子,有取世智称为佛智,犹如鱼目而乱明珠”。  ...

    小川隆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91068565.html
  • 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

    明珠、惠贵、法祥、慧景、神泰、普贤、善乐证义,义褒、玄应正字,至显庆四年七月三日于西明寺翻译完毕,成二百卷,内分八蕴(旧译犍度,即篇章之意),每蕴又有若干纳息(旧译跋渠,或译云品)。这就是对于《发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74969163.html
  • 论陕西佛教文化及其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

    造像和慈禅寺石窟、米脂县万佛洞、佳县云崖寺寺石窟、旬邑千佛洞、彬县大佛寺石窟、宜君县福地石窟和娑罗树石窟,此外还有壁塑明珠蓝田县水陆庵。这些石窟、摩崖、壁塑造像,最早可以上溯到北魏时期,历南北朝、隋、...

    陈景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92469537.html